5月24日,我院院长助理李慧参加了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组织举办的“旅游理论建构与质性研究”小型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青年旅游论坛“质性研究与理论建构”分论坛。会议上由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国内旅游专家谢彦君、张凌云、魏翔等进行了主旨发言,并由参会人员就发言进行自由讨论。
此次会议围绕旅游理论建构、情境化与本土化、质性研究方法等主题展开了讨论,戴斌院长就《小时代的旅游学术与新时代的发展理论》提出了讨论,认为青年旅游学者在进行研究时一定不要忽略了研究的功能性和价值取向,明确研究的服务对象是是谁,要写大众读得懂的文章,同时通过阅读经典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杜绝“学八股”。在新时代要围绕着新时代的旅游消费主体、新时代的市场主体、新时代的行政主体和新时代的旅游学术共同体来进行研究,走出小时代的学术研究,走向新时代的理论建设。
戴斌院长发言
谢彦君教授和张凌云教授分别就《旅游本质与本土化旅游体验理论构建》以及《旅游现象和本质的思考-谈如何从本质出发构建理论》对基础旅游学的理论进行了探讨,谢彦君教授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客观-主观,以及常识和缘识等对本质主义的旅游体验和情境主体的旅游体验理论进行构建,提出对于旅游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旅游的本质是由于愉悦目的的异地休闲旅游体验。张凌云教授则通过对30个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者的旅游概念的界定,提出了旅游的非惯常环境,并具体说明了非惯常环境与惯常环境的区别,旅游现象与旅游本质的区别,以及在非惯常环境中旅游场景消费的特殊性及心理学上的解释。而来自湖北大学李志飞教授刚好就针对旅游的异地性,进行了《旅游者二元行为理论:一个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构建》的研究,其中将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数据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法,对旅游者的购买行为进行了二元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关键事件法和扎根理论对旅游者的社交行为的变化特征和变化原因进行了二元分析,向参会人员展示了整个理论构建和研究的全过程。
谢彦君和张凌云教授发言
来自武汉工程大学的吕力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的章程教授则分别就《中国本土管理构念及其演化》以及《管理学理论发展困境的成因与超越的思路》进行了探讨,就中国式管理是否存在,以及管理学中的本土构念,如“人情与关系”、“社会网络”、“差序式格局”、“家长式领导”、“中庸”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中国式管理的变迁研究,并以中国式关系形成机制的假设进行了举例说明。章程教授则提出管理学科在近些年并无大的创新,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研究范式的创新,提出理论的五种基本形态以及四种功能,要注意的理论的普适性与特殊性,以及在研究中采用与正确的研究对象相吻合的理论模型,并形成相吻合的学科方法论。
章凯教授发言
在论坛的最后魏翔副教授针对《多学科还是独学科?——以休闲旅游经济研究的边缘化争论为例》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社会学为什么可以成为一级学科,以及其过程的艰辛,提出旅游与休闲的学科所属,是应该退而结网还是进而诛心,是应该“围着打”证明旅游学科的重要性还是“盯着打”,研究一般性问题而非特殊性问题。张进福教授就《我看与他观——“移动民族志”与“藏漂”的研究》用人类学视角和民族志的方法对“藏漂”群体的旅居行为进行研究,向参会人员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对于特定群体的观察与研究的全过程。最后来自中山大学的张骁鸣博士针对《眼动、皮肤电、基因检测:新技术能激发新理论吗?》进行了主旨发言,介绍了三项新技术及其原理,以及引入旅游研究的理由,以及对引入方式的质疑,最后依旧回到本体论、认识论和目的论中来进行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通过参与此次研讨会,充分体会到了旅游学理论构建的过程,以及各位学者在理论构建过程所采取的各类方法,包括哲学视角、逻辑视角、文献视角、体验视角、人类学视角和技术视角等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理论的贡献,同时也为大家进行下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相信通过旅游学者的不懈努力,旅游学科会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
研讨会参考文献列表:
戴斌老师指定文献:
[1] 吴楚材, &吴调候. (1996). 原注古文观止. 广西民族出版社.
[2] 马克思. (2004). 资本论.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3] 费孝通. (2013). 江村经济. 上海人民出版社.
[4] 戴斌, 李仲广, &肖建勇. (2015). 游客满意论:国家战略视角下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进程. 商务印书馆.
[5] 戴斌. (2016).旅游改变世界.旅游教育出版社
吕力老师指定文献:
[6] Hwang, K. K. (1987).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4), 944-974.
[7] 翟学伟. (2004).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 社会学研究(5), 48-57.
[8] 罗家德. (2012). 关系与圈子——中国人工作场域中的圈子现象. 管理学报, 9(2), 165.
[9] 吕力. (2016). 泛家族式组织的成员身份、行为与结构. 商业经济与管理(5), 47-56.
谢彦君老师指定文献:
[10] 谢彦君. (2015). 基础旅游学. 商务印书馆.
[11] 谢彦君. (2005). 旅游体验研究:一种现象学的视角. 南开大学出版社.
[12] 谢彦君. (2010). 旅游体验研究:走向实证科学. 中国旅游出版社.
[13] 谢彦君. (2017).灵水识谭.中国旅游出版社.
[14] 保继刚. (2013). 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 旅游教育出版社.
李志飞老师指定文献:
[15] 李志飞. (2007). 异地性对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南开管理评论, 10(6), 11-18.
[16] 李志飞, 夏磊, &邓胜梁. (2018). 旅游者社会行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常居地-旅游地二元情境. 旅游学刊, 33(1), 105-117.
[17] Deng, S. (2015). The impact of experience activities on tourist impulse buying: 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2), 191-209.
章凯老师指定文献:
[18] Sutton, R. I., &Staw, B. M. (1995). What theory is no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0(3), 371-384.
[19] 章凯, &罗文豪. (2015). 科学理论的使命与本质特征及其对管理理论发展的启示. 管理学报, 12(7), 939-947.
[20] 章凯.理论不是什么?(译稿)
[21] Daan van Knippenberg,& Sim B. Sitkin. (2013).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charismatic—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research: back to the drawing board?.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7(1), 1-60.
张凌云老师指定文献:
[22] 张凌云. (2008). 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和概念综述——兼对旅游本质的再认识. 旅游学刊, 23(1), 86-91.
[23] 张凌云. (2008). 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 旅游学刊, 23(10), 12-16.
[24] 张凌云. (2009). 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建构旅游学研究框架的一种尝试. 旅游学刊, 24(7), 12-17.
[25] 王玉海. (2010). “旅游”概念新探——兼与谢彦君、张凌云两位教授商榷. 旅游学刊, 25(12), 12-17.
[26] 王欣, &邹统钎. (2011). 非惯常环境下体验的意义.旅游学刊, 26(7), 19-23.
[27] 曹诗图. (2013). 对“旅游”概念的进一步探讨——兼与王玉海教授等商榷. 人文地理(1), 116-120.
[28] 陈海波. (2016). 旅游概念界定与旅游学科框架构建的一个新视角.旅游学刊, 31(4), 62-70.
[29] 陈海波. (2017). 非惯常环境及其体验:旅游核心概念的再探讨. 旅游学刊, 32(2), 22-31.
[30] 管婧婧,董雪旺. (2017). 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 33(4), 24-32.
魏翔老师指定文献:
[31] Darrough, M. N. (2001). A model of consumption and leisure in an intertemporal framework: a systematic treatment using Japanese dat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8(3), 677-696.
[32] Atrostic, B. K. (2001). The demand for leisure and nonpecuniary job characteristic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2(3), 428-440.
[33] Eichenbaum, M. S., Hansen, L. P., & Singleton, K. J. (1986). A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agent models of consumption and leisure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3(1), 51-78.
张进福老师指定文献:
[34] Sorensen, A. (2003). Backpacker ethnography.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0(4), 847-867.
[35] Cohen, E. (1972). Toward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Social Research, 39(1), 164-182.
[36] Kannisto, P. (2016). Extreme mobilities: challenging the concept of 'trave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57, 220-233.
张骁鸣老师指定文献:
[37] Scott, N., Green, C., & Fairley, S. (2015). Investigation of the use of eye tracking to examine tourism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5(7), 1-9.
[38] Li, S., Walters, G., Packer, J., & Scott, N. (2016). Using skin conductance and facial electromyography to measure emotional responses to tourism advertising.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1-23.
[39] 李承哲, 李想, 李玉顺, 郭为, &高洁. (2017). Drd4基因多态性与旅游行为关联性初探——以旅游“探求新奇”动机研究为桥梁的理论构建及研究方法探析. 旅游学刊, 32(11), 116-126.
秦宇老师指定文献:
[40] Smith, K. G. (2005). Great minds in management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1] 徐淑英, 任兵, &吕力. (2016). 管理理论构建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42] Colquitt, J. A., & Zapata-Phelan, C. P. (2007). Trends in theory building and theory testing: a five-decade study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0(6), 1281-1303.
白凯老师指定文献:
[43]Attridestirling, J. (2001). Thematic networks: an analytic tool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1(1), 385-405.
[44]Bryman, A. (2006). Integrat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how is it done?. Qualitative Research, 6(1), 97-113.
[45]O'Reilly, M., & Parker, N. (2013). ‘unsatisfactory saturation’: a critical exploration of the notion of saturated sample siz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Qr, 13(2), 190-197.
[46]Cho, J., & Trent, A. (2006).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revisi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6(3), 319-340.
[47]Temple, B., & Young, A. (2004).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translation dilemmas. Qualitative Research, 4(4), 161-178.
[48]Dicksonswift, V., James, E. L., Kippen, S., &Liamputtong, P. (2007). Doing sensitive research: what challenges do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face?. Qualitative Research, 7(3), 327-353.
[49]Berger, R. (2013). Now i see it, now i don’t: researcher’s position and reflexiv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Qualitative Research, 15(2).
[50]白凯. (2012). 自我叙事式解读回族宗教活动空间的意义. 地理学报,67(12), 1698-1715.
[51]秦宇, LipingA.Cai, & Howard Adler. (2010). 交织混合型战略——一个多案例研究的发现. 管理世界(10), 135-157.
(注:感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可以自行查找下载)
文图来源:李慧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