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三板斧”,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


  • 2020
  • 10/25
  • 23:00
  • 就业指导

  • 浏览量

        记者是社会的镜子,通过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观察、记录和呈现,让社会在镜子前自我觉察、主动修正,从而让世界变好——恰如你出门约会前照镜子的动机一样。

        我对新闻的理解是:新闻是媒体通过记者生产的产品,是记者观察、记录和呈现社会现状的一种载体;如果记者是镜子,新闻应该是镜子中映射的形体。

        有很多新闻类专业的大学生,都对毕业后从事新闻、媒体类的工作跃跃欲试。但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呢?如果只是靠学校里老师的专业知识讲解,肯定无法立刻上手。不管是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和报纸,还是新媒体的视频、头条、公众号,每一条新闻,都绕不开记者的“三板斧”:观察、记录、呈现。看似简单,但并不容易。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这“三板斧”是我们务必要学习和运用的技能。

观察,是基于“让世界变好”的取舍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你的产品是最终呈现在新闻栏目里的一条条新闻。要让产品有味道、有可视性,就一定不能仅仅按五个W(When、Where、What、Why、Who)和一个H(How)的要素来呈现,这些是公共视角,它只能告诉你一个故事的背景。我们要思考的是,你的视角是什么?这显示了观察的功力,也是有经验的老记者与新记者的第一个分野。

功力一:你要什么?

        作为产品,“你要什么”实际上是你在替你的用户,也就是读者,在社会这只“大篮子”里,帮助他选择餐桌上“有营养”的主餐。什么叫“有营养”?是歌功颂德还是揭露黑暗?我认为有营养的新闻是“让世界变好”的新闻。比如,一位记者通过三天的跟踪报道,还原了一个县级公路局副局长在巡视期间未接电话受处分的始末。

        在全国各级各部门都因各种巡视而反腐提效的背景下,一个县级公路局副局长竟然四次未接巡视组电话,这意味着什么?受众能脑补出各种画面:看来,又要曝出了一个基层的蛀虫啊!

        如果仅仅是爆出这样的一条新闻,不仅新闻价值极低,而且根本无法体现“让世界变好”的镜子功能。

        第二天,根据记者的跟踪和观察,发现是因为这位副局长当时正在家里洗澡,因此没有接到电话。县纪委常委会认为没有及时接到巡视组电话,实在有损本县形象,便给了这位副局长一个党内警告处分。这个信息一出来,不仅让这条普通新闻变得耐看,客观呈现了事件的矛盾,也让“吃瓜”群众的胃口被吊了起来:“原来不是我想的那么龌龊哦!那巡视组和纪委的处分决定已经做出了,能收回成命吗?”我们接着看记者第三天的跟踪报道,当地县委考虑到原处分并不恰当,因此撤销了这个处分决定。

        你看,仅仅是记者连续三天的观察和跟踪报道本身,没有一句多余的话,镜子的映射功能就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新闻本身“让世界变好”的作用。

功力二:你准备怎么做?

        “怎么做”实际上就是要“可口”,也就是好看,我们叫找切入点。

        我曾经做过一条农村打工妹见义勇为牺牲的新闻:2005年3月20日,肥东打工妹张秀云在其打工酒店门前的望江东路上,为抢救路上一名男孩被货车碾压而亡。三天后,合肥市政法委批准了骆岗街道为她申报的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申请,市政法委要求市里的主流媒体两台一报介入,宣扬打工妹见义勇为的义举。

        我们是第四天到现场做采访。虽是见义勇为,但毕竟只是一起交通事故,而且时隔四天。现场观察和收集的信息也有限:打工妹、灵堂、悲伤的父母、不知名的市民送来的一些寄托哀思的鲜花、发生事故现场黯淡的一丝血迹……若是单纯的按照时间轴,来展现事发现场张秀云的英勇行为,让被救孩子的家人、张秀云同事、市民和街道负责人等,大家一起表达对张的赞誉、惋惜和对其见义勇为精神的学习,恐难以让张秀云牺牲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彰显。

        通过观察,我把关注点放在了不知名市民们送来的那些鲜花上,决定换一种操作方式,让这件产品价值更大。于是我想到本世纪初,城乡壁垒松动,很多农民进城务工,但因为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等原因,城里人对农民工难免不待见。但打工妹为救城里人的孩子牺牲和很多市民送到灵堂里的鲜花,蕴含的信息却很明显。所以,我的新闻特写《花祭》,从那些市民送来的鲜花切入,展开了故事梗概:也许由这个春天开始,这个城市因为打工妹张秀云的义举,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了信任少了怀疑、多了公正少了偏见、多了尊重少了歧视,那些送来鲜花寄托哀思的市民和张秀云,在市民和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相互理解接纳、彼此温暖的桥梁。事件的发生、人们的感动、出殡时送行的人群等,也因为这个立意,彼此都意识到了对方行为表达的深层信息。

        “让世界变好”,这两个方案你会选哪一个?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呢?

记录,不仅靠笔和摄像机

        我们再来说新记者和老记者的第二个分野,记录。好的记录是:客观、中立,但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加持。考虑新闻语境的现实情况,如何去记录(采制)新闻,我从技术层面做一些分享。

        首先说客观。客观是指你至少需要三个信息来源渠道:涉事双方和第三方权威机构(或人)。

        这三者涉及五个W中的“What”、“Who”和“Why”。这三个W涉及新闻事件当事双方(至少是两方——有时一方未必是人,有时是三方甚至更多涉事方)和第三方权威机构,有时还需采访目击者。

        举个简单的例子,早高峰两车剐蹭导致大堵车,如果双方都没有行车记录仪、此地又是监控死角、交警也不在场,如果要做这条新闻,除了当事双方和交警(或律师)的采访,就需要找到现场目击者(现在的人脸识别技术高超,不难找到)。这叫客观。

        中立是指不带评判的真实呈现。上例中就是把“早高峰两车剐蹭 致长江路堵车两小时”涉事双方、交警、律师、目击者的采访和造成现场影响的情景呈现在新闻栏目中。

        理论上是这样,就像匀速直线运动只存在于实验室一样。如果出现以下变量,你还会客观中立吗?比如:违法方是你女友的哥哥;违法方是交管局长的老婆;违法方是某位副市长;甚至违法方是你的顶头上司……

        要“让世界变好”,你怎么做?所以,即使是单纯的客观中立,也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加持。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基于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理想主义,全国从《东方时空》、《面对面》等央媒栏目,到省内的《关注》、《社会传真》等各种调查、监督类的新闻栏目大量涌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的一位同事注意到那几年高考后,某市存在的地下另类招生现象,高额收取落榜考生入学费用,介绍入学的却是野鸡大学,甚至根本就无法入学,给众多考生和家庭带来巨大财产损失和二次伤害,给社会的有序运行也埋下了隐患。经过周密计划、踩点、暗访,完成了《透视某市“地下招办”》的新闻调查,播出后影响很大,地下招办也在第一时间被依法查处。那条新闻也获得当年的省新闻奖一等奖。

        如何在记者的生涯中快速积累工作经验呢?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认为有三点经验值得新人关注。第一,向优秀的案例学习。一名新记者应该像海绵一样,广泛吸收领域内的各类知识,特别是内部的优秀案例,遇到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你甚至可以尝试自己去写一遍,然后与原稿进行对照,看看在哪些方面存在差距。通过持续打磨自己的硬技能,快速成长起来。第二,向优秀的同行学习。我们要尽快在台里或者整个媒体界找到自己的学习榜样,有了这样的对标对象,就明白了未来的努力方向,让我们更容易找准自己的发展路径,持续发力。第三,要有广阔的胸襟、敏感的触觉、严明的纪律和悲悯的情怀。作为一名铁肩担道义的记者,应该站在高处,拥有更大的格局去审视自己的职业,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在工作中,学会捕捉独特的新闻视角,在遵守职业道德与纪律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怀着“让世界变好”的职业情怀,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勇敢前行。

呈现:传播理性,促进理性在中国的精神土壤里发育成长

        完成了观察、记录后,你的产品最终要呈现给受众,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

        我不想直接回答你,我把最终是否呈现的选择权交给你。还是看前文“早高峰两车剐蹭 致长江路堵车两小时”的例子,换做是你,你要播出吗?即使你要,但是你能播出吗?你可能觉得这不是灵魂拷问,那是因为你不是当事人。我是个普通人,所以我屈服过多次,毕竟理想的丰满抵不上现实的骨感。但因为有“让世界变好”的情怀,在自己承受压力不是非常大的前提下,我和我们的团队会有一些应对方法,例如提前播出,就是在尊重新闻原则的前提下,快速制作成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午的《午间新闻》播出。限于篇幅,还有其它一些应对方法不能一一呈现,等你入行后,老记者会手把手教你。

        所有的职业精神、行业背景、采访技能、专业原则、新闻伦理;所有的实操层面的策划、观察、记录;所有的坎坷、激情,都会汇聚到最后的呈现这个节点。

        如果持有新闻的专业精神,你就能理解呈现的分量。本质上,做专业的新闻是启蒙,即通过新闻的真实呈现来传播理性,促进理性在中国的精神土壤里发育成长,你就不会只想着通过新闻,达成”为民请命”的道德目的,而会凭借新闻通过记录的事实本身的理性力量的呈现,消除话语暴力和社会戾气,促进受众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达到“让世界变好”的目的。

        真正的记者,是社会健康运行的“前哨”,他们负责呈现整个社会运行过程中所有的风霜雨雪和沼泽泥潭,避免社会“入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对于学习新闻类专业的大学生,或者是其他专业想从事记者工作的大学生,如果你将来选择了这一行,我很开心并支持你;如果你放弃,我也完全能理解。依我看,是否选择做记者、以及选择做什么事并不难,难的是你要承受选择带来的结果。

        总结一下,掌握新闻“三板斧”,你需要具备观察、记录和呈现的能力。观察取决于你要什么和你怎么做的功力;记录新闻真实,背后是勇气和智慧的加持;呈现的目的,不是刻意影响时代进程,而是记录时代进程,这种呈现本身,就是理性精神的启蒙。

        最后把一位业界前辈李海鹏的话送给你,我愿与你共勉:“我做新闻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CONTENT END

2010年1月,随着《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2010年4月,学院顺势战略性建设国际旅游学院,同年9月开始招生。历时4年的建设与跨越式发展,2014年1月,国际旅游学院正式更名为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作为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新型智库建设,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下设酒店管理专业和旅游管理(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在校生1433人,其中,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学校重点培育特色专业。学院教学与科研并举并重,下辖省级研究基地即海南度假酒店和住宿业研究基地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文献资料中心。在学院的发展被列入省市共建十三五战略规划的大好形势下,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积极探索建设具有国际化办学视野、国际化育人特色的品牌学院,以精确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高级管理人才为宗旨...

网站: www.svcas.net

学院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yl23411永利官网登录-俱乐部-Dream It Possible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Sanya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Taoyuan

  • 微信公众号—走在最前面

  • 微信公众号—旅业学院通讯社

  • 抖音号:USY_旅酒视角

  • 网页手机版

  • Baidu
    sogou